


五步驟帶你走出關係暴力-PUA (下)
文 / 唐愛果諮商心理師
根據上篇PUA介紹,我們可以把主題聚焦在「關係暴力」上
通常在執行之前,施暴者會先鎖定「低自尊」的對象下手
在和對方建立信任的關係之後,再實質上執行暴力、摧毀自我價值感的行為
最後持續關係的循環,讓受害者受困其中
任何要遠離傷害性、有毒的關係,首要步驟,就是「先切斷連結」
只要還有連結,就有繼續發展下去的可能性。所以保護自己免於二次傷害,是最首要的前提!
那麼,我們可以做哪些練習,來幫助自己脫困呢?
❶…

什麼是關係暴力-PUA (上)
文 / 唐愛果諮商心理師
生活中我們常聽到「他被PUA了!」
「這就是在PUA你呀!」
或是聽到身邊朋友的遭遇,
可能覺得離奇、訝異,
對方怎麼會被PUA呢?
-
究竟什麼是PUA?PUA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?
在進入討論之前,都要先釐清,核心問題其實跟「關係暴力」有關,PUA只是其中一種手段
常見的PUA、煤氣燈效應、情緒勒索等名詞…

親密與疏離:自在關係的平衡之道
文 / 諶冠年 諮商心理師
隨著年紀增長,我們開始意識到時間越來越珍貴
關係也需要變得更加簡單而真誠
想要安心的關係?那就重質不重量!
親密與疏離,找到那條理想線
-
有時我們誤以為,疏離是最安全的選擇
把感受藏起來,保持距離,似乎能避免傷害
但這樣反而錯失了真摯的連結
真正的關係,來自於適度的開放與相互依賴
這就像雨天裡的依偎,陽光下的間隙
親密與疏離的平衡,讓愛更自由、更深刻
依賴,很正常且很重要!
-
依賴,對很多人來說,可能是一個困擾
總覺得依賴別人顯得麻煩或不成熟
但其實,依賴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
它代表著我們在關係中能夠坦率面對自己的需要,並獲得支持
敢於說出「我需要幫忙」,這正是成長的一部分
過度親密?過度疏離?適度的界限最美
-
過度親密的關係,可能會讓你感覺到壓力重重
甚至失去自我。當一段關係過於黏著
可能會讓我們變得沒有空間,甚至開始變得焦慮
相反,過度疏離則像是永遠的瑪利亞之牆一樣
遠離他人,難以建立深度連結
理想的關係,應該是在這兩者之間
找到那條平衡的「理想線」
如何找到那份平衡?
-
學會在親密與疏離之間取得平衡
這是人際關係中的一門藝術
當你能夠自在地給自己空間,也能夠在適當的時候依賴他人
這樣的關係才會更穩定,自己也會更加自在
生活是一場精心的選擇,放下不必要的負擔
讓愛與關係更輕鬆、更真實
在這條路上,你會發現
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無條件打開心扉
而是要珍惜那些真正值得深交的人
如此,你不僅能和他人建立深度的聯繫
也能享受獨處的美好時光
勇敢依賴,勇敢放下
-
所以下次,當你想依賴別人時
請不要害怕或覺得自己麻煩
這是你的需求,也是成長的一部分
給自己一些空間,給他人一些空間
你會發現,這份平衡能讓你活出最真實、最自在的自己
-
記住:親密與疏離的平衡,
是愛的智慧,也是自在生活的秘訣
…

又離職了,該怎麼辦?
文/ 朱桓宥心理師
離職在職涯中很常見,但經歷幾次後
難免會感到挫折,甚至懷疑自己:
「我是不是抗壓性不足?」
「是不是個性不好相處?」
「未來還能找到適合的工作嗎?」
-
其實,這些想法常來自三種思考誤區:
-
…

擺脫「神複製」的代間傳遞
文 / 何淑梅 諮商心理師
「你跟你的爸/媽好像哦!」
這句話裡除了基因遺傳,還隱含了一種深層影響,那就是「代間傳遞」。
從價值觀、情緒反應到人際互動,父母的行為模式常悄悄在我們身上複製,
即使我們內心抗拒,卻往往不自覺地延續著這些模式。
以下四步驟,幫助你甩開不健康的傳承,走出屬於自己的路:
❶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