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一直撐著,不是因為不累,而是太習慣扛
撐住,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
-
當家裡有一個人比你更需要被照顧,
你便默默把自己活成「不需要麻煩別人」的樣子
你學會觀察、體貼,了解別人的期待,
努力把一切做到好,不讓人失望
你也總是很努力,把壓力、害怕或難過的感覺收好,
不讓自己成為他人的負擔
越懂事,越容易委屈
-
可是越是這樣,心裡卻越來越委屈
你不吵不鬧,只能默默等待,有人能發現你的辛苦
可當真的有人靠近、問你「你還好嗎?」
你卻笑著說「沒事」,讓別人安心,也讓自己繼續撐住
甚至對自己說:「這是我選的」
但你心裡知道,要討拍、要求救,好難好難
這不是脆弱,而是太堅強的副作用
-
可是越是這樣,心裡卻越來越委屈
你不吵不鬧,只能默默等待,有人能發現你的辛苦
可當真的有人靠近、問你「你還好嗎?」
你卻笑著說「沒事」,讓別人安心,也讓自己繼續撐住
甚至對自己說:「這是我選的」
但你心裡知道,要討拍、要求救,好難好難
你也值得被照顧
-
你值得好好地休息
允許自己在某個時刻,放下「堅強」的標籤
讓自己也能被照顧、被理解。
當你慢慢鬆開那份過度用力的堅強,
疲憊與孤單也能逐漸退去,
在意你的人,也才能真正靠近
讓陪伴成為起點
-
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開始照顧自己
沒關係。你不需要一個人撐下去
讓諮商陪你走一段,以自己為重
學會好好照顧這個從未被忘記的你。
…

回家很累? 不想面對家庭紛擾?—— 從傷痕的「代間傳遞」來看
文 / 張育慈 實習諮商心理師
和父母相處總是感到疲憊?
離家已久,仍對家庭有複雜的情感?
關係裡,總是充滿熟悉的痛苦?
縱使我們已經「逃離」了家裡
家庭的陰影與光芒仍舊如影隨形…

AI時代下,如何認識自我
文 / 王慈恩 實習諮商心理師
我是誰?我從哪裡來?我要到哪裡去?
關於這三大哉問,邀你一同探索
有人曾問希臘哲學家泰勒斯:「何事最難為?」
他回答:「認識你自己。」
為什麼「認識自我」如此困難?
因為「自我」是隨著時間,不斷建構的歷程
自我有許多面向,也許我們一生的課題,就是好好認識自己
當我們開始認識自己,便能:
-
…

2025 實習心理師【與你同行】方案
人生路上,總會遇到壓力、迷惘或低潮時刻
但這些感受值得被看見與理解
-
實習心理師是一群懷抱熱忱與專業知識的準心理師
願意在您需要的時刻,成為您的傾聽者與同行者
一同走過這段生命旅程
-
點擊填寫報名表單
生命的浪潮總是起起伏伏,也許,你正經歷:
…

【性別賦能】公益方案
不分性別,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
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?
-
當社會期待你「堅強」,卻無法流淚
因性別框架讓你無法做真實的自己
或是當你渴望被理解,卻找不到一個安全的地方
👉…

照顧者的自我照顧
文 / 曾慧燕 諮商心理師
過去服務身障者或長照的家庭時
深深感受到照顧者的心力負擔
然而照顧者不限於上述兩種類別
當一個人置身於家庭,成為一份子
-
有時候需要支持家庭經濟、代理父母職、協助處理家務和打理......等
都可能是照顧者的另一種型態
重要的是照顧人之餘,我照顧了自己了嗎?
自我照顧不容易
-
自我照顧聽來稀鬆平常,卻是不容易的事
因為忙碌、因為習慣、因為環境
催促著我們不斷地前進,像是齒輪一般運轉再運轉,
心想著「太多事情需要處理了」、「若我不處理誰來處理」、「家人需要我」等
種種責任和內在對話使人打起精神過日子
久而久之可能出現耗竭或煩躁
難以負荷
-
如何有意識地關照個人的身心靈?
走得長遠的力量
-
那就是 認識自己的情緒與需求,敘說心中真實的感受和期待的結果
懂得表達或求助直到跨越困境
-
讓自我照顧成為照顧他人的前提,才能真正走得長、走得遠
感到能力有餘,生活安適滿足
…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