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【專業嚮導】曾慧燕 諮商心理師
Hello !我是曾慧燕 諮商心理師
專長議題:
-
…

出不了門的孩子
文 / 顏珮君 諮商心理師
越來越多孩子選擇待在家,拒絕上學和社交
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學習壓力、情緒困擾或大人的期待過高
如何理解並幫助孩子走出這段低潮期,重拾自信與勇氣?
一起來看看怎麼陪伴孩子度過這個難關
窩在家的孩子,發生了甚麼事?
-
繁忙的社會中,越來越多的孩子只願意待在家
拒絕上學、社交、甚至不願出自己的房門
-
大人們千方百計希望拉孩子一把
但常常陷入拔河、衝突不斷
更多時候,擔心孩子未來一蹶不振
待在房裡的孩子,到底在想什麼?
他真的什麼都不在乎嗎?
-
孩子窩在家並不好受,
知道自己該出去,但就是出不去
知道大人很生氣,但就是沒辦法讓大人滿意
-
手機、電腦可能是當下最快轉移注意力的方式
看著3C就不用一直煩惱這些令人焦慮的事
那道打不開的鎖,鎖在心頭
-
窩在家以前…

我們都會好起來的
文 / 李郁琳 臨床心理師
最近在看韓劇《低谷醫生》時,劇中的身心科醫師講了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:
他告訴女主角漫長的回診終於可以畫下句點
在送她離開診所時,女主角環顧診所四周
看到許多如同她一般來診所尋求協助的人們
醫師說:「就如同想看書會到圖書館,想看畫會到美術館一樣
這些人都是想變健康才來這裡,所以他們都會好起來的……。」
-
女主角問,什麼叫做「好起來?」
醫師做了一番回應,但部分用字遣詞我不完全認同
我覺得應該是翻譯的落差
所以我加入自己的想法
相信自己,有能力去面對
-
稍微修改了一下:「好起來,是指願意接納或承認現狀
相信即使未來可能又會遇到不好的事情
但沒關係,我也有能力去承受或面對
如果好起來了,就會這樣相信,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面對的」
懷疑自己真的好起來
-
我在諮商室遇到很多身心俱疲的個案
他們也會懷疑自己是否有好起來的一天?
我對此抱持樂觀,因為對於懷揣不安
但仍勇敢踏進諮商室
努力想讓自己健康的人來說
這份動機非常強烈,也很不容易
成為盟友,看向朝陽
-
而我,願意成為你們在走向身心健康這條路上的盟友
希望你們也能相信
就算現在心情在低谷,也終有機會看見朝陽
…

【心影如畫、生潮如詩】如何成為那個自己喜歡的自己
你有多久沒有停下來,探索自我,擁抱內心了呢?
-
點擊填寫報名表單
內容簡介
-
在繁忙的生活裡,我們是否常忽略了內心的聲音,忘記了最初的自己?
人生即為心靈的旅程,探索自我、解析內心的渴望與困惑
透過詩意的視角與實用的方法,擁抱內心的脆弱與力量
從而成為自己喜歡的那個模樣
-
活動資訊
-
活動時間…

心理諮商是什麼?
文 / 心慈 實習心理師
隨著衛福部補助的「年輕族群、或青壯方案」總是很快就額滿
還有網路名人的討論、你也對心理諮商抱著
「真的可以解決我的煩惱?」、「我真的應該去看看」這些想法嗎?
心理諮商的開始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