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紓壓不是讓壓力停止,而是允許壓力的同時也能夠找到舒緩的方法
文 / 黃傳益 諮商心理師
無論是在周遭親朋好友或是諮商工作中的當事人
都好常聽到:「壓力好大喔~哪怕放假了
還是會不斷想到讓自己感到壓力的事情
像是會一直擔心待辦工作不斷增加、公司會不會打電話來…」
越用力不去想,壓力反而越清晰 ?
-
心理師:「所以即使放假了,身心好像根本沒辦法獲得休息,所以讓你壓力好大!」
當事人:「對啊!我也都要自己不要去想,可是就是會無法不去想啊~該怎麼辦?」
心理師:「感覺讓人痛苦又挫折」
-
其實這就是一個 心理反應叫做「思考抑制」
你越用力不去想,它反而越清晰、越不斷出現在心裡
而這可能也反映出我們的身心負荷已經過高了
導致大腦或內心都被我們訓練成需要不斷思考跟壓力有關的事物了
允許壓力的發生,反而能讓我們能活在當下
-
所以或許我們可以先嘗試告訴自己
「允許壓力事物可以出現,但我也能持續做當下正在做的事情」
思考抑制會讓我們想要壓抑的事物更被凸顯
所以或許可以學習圖片中的狗狗雖然身處寧靜的咖啡廳
但哪怕腦袋與內心彷彿不斷提醒我們置身火海
我們也可以告訴自己一聲:「啊~這咖啡真香!」
-
越想壓抑壓力,壓力反而越強;試著接受它,才能真正減少影響
…

出不了門的孩子
文 / 顏珮君 諮商心理師
越來越多孩子選擇待在家,拒絕上學和社交
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學習壓力、情緒困擾或大人的期待過高
如何理解並幫助孩子走出這段低潮期,重拾自信與勇氣?
一起來看看怎麼陪伴孩子度過這個難關
窩在家的孩子,發生了甚麼事?
-
繁忙的社會中,越來越多的孩子只願意待在家
拒絕上學、社交、甚至不願出自己的房門
-
大人們千方百計希望拉孩子一把
但常常陷入拔河、衝突不斷
更多時候,擔心孩子未來一蹶不振
待在房裡的孩子,到底在想什麼?
他真的什麼都不在乎嗎?
-
孩子窩在家並不好受,
知道自己該出去,但就是出不去
知道大人很生氣,但就是沒辦法讓大人滿意
-
手機、電腦可能是當下最快轉移注意力的方式
看著3C就不用一直煩惱這些令人焦慮的事
那道打不開的鎖,鎖在心頭
-
窩在家以前…

我們都會好起來的
文 / 李郁琳 臨床心理師
最近在看韓劇《低谷醫生》時,劇中的身心科醫師講了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:
他告訴女主角漫長的回診終於可以畫下句點
在送她離開診所時,女主角環顧診所四周
看到許多如同她一般來診所尋求協助的人們
醫師說:「就如同想看書會到圖書館,想看畫會到美術館一樣
這些人都是想變健康才來這裡,所以他們都會好起來的……。」
-
女主角問,什麼叫做「好起來?」
醫師做了一番回應,但部分用字遣詞我不完全認同
我覺得應該是翻譯的落差
所以我加入自己的想法
相信自己,有能力去面對
-
稍微修改了一下:「好起來,是指願意接納或承認現狀
相信即使未來可能又會遇到不好的事情
但沒關係,我也有能力去承受或面對
如果好起來了,就會這樣相信,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面對的」
懷疑自己真的好起來
-
我在諮商室遇到很多身心俱疲的個案
他們也會懷疑自己是否有好起來的一天?
我對此抱持樂觀,因為對於懷揣不安
但仍勇敢踏進諮商室
努力想讓自己健康的人來說
這份動機非常強烈,也很不容易
成為盟友,看向朝陽
-
而我,願意成為你們在走向身心健康這條路上的盟友
希望你們也能相信
就算現在心情在低谷,也終有機會看見朝陽
…

心理諮商是什麼?
文 / 心慈 實習心理師
隨著衛福部補助的「年輕族群、或青壯方案」總是很快就額滿
還有網路名人的討論、你也對心理諮商抱著
「真的可以解決我的煩惱?」、「我真的應該去看看」這些想法嗎?
心理諮商的開始…

從「心」開始理解自己:實習心理師的溫暖陪伴
文 / 王紹洹 實習心理師
或許你曾經問過自己,「為什麼我總是EMO、心情不好?是不是我有問題?」
其實,這樣的困惑並不罕見,許多人在面對壓力時,都會有類似的感覺
然而,這並不代表你必須自己承擔所有困難,或是忽視內心的聲音
身為實習心理師,我們理解這樣的情況對每個人來說都很正常
而心理諮商正是一個幫助我們探索與調適這些情緒,找回生活平衡的方法
心理諮商是探索內心的燈塔
-
在忙碌奔波的生活中,我們可能時常忽略了自己的心理健康
直到情緒變得難以承受,才開始反思自己是否需要幫助
近期我們的社會面臨許多變動,無論是現代速食戀愛帶來的孤獨、家庭關係與代溝,
或是人際互動的衝突或疏離,這些挑戰往往讓我們感到焦慮、困惑或無助
-
而心理諮商的目的,就是為了幫助你理解自己、釐清情緒,練習如何應對生活中的不確定與挑戰
透過陪伴,找回內在穩定的安全感
-
作為實習心理師,我們的角色是幫助你發現與處理那些可能被忽視或難以解釋的情緒,
無論是來自家庭、工作、還是人際關係的壓力。每個人的困擾都是獨特的
我們共同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
讓你能夠放心地表達內心的感受
透過實習心理師的陪伴,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,找回對生活的控制感。
心理諮商並不是「只有心理有問題的人才需要」
-
何人都可以透過這個持續調整的過程
進一步了解自己,並學會如何因應和處理生活中的各式挑戰
-
如果你正在經歷壓力,或是感到情緒低落
正在考慮是否需要、或想嘗試心理諮商
島語的實習心理師將在這裡聆聽你的心情
陪伴你度過這些目前困擾著你的難關
實習心理師服務方案內容
-
❶…

成為喜歡的自己
文 / 孫吉莅 諮商心理師
你的內在聲音會不會常這樣想自己呢
看不到自己的好
有時候好難喜歡自己
這樣的自己會有人喜歡嗎
我們試著喜歡自己一點點做起…